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然环境便受到污染和破坏。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建委为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于1956年分布了《工业公司设计暂行卫生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带有环境标准性质的设计标准。卫生部于1960年颁发了《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1992年颁布了《工业公司设计卫生标准》(GBJ1-62)(第一次修订)。这些早期的空气环境标准,可以认为是我国空气环境标准的雏形。这一段时期是我国空气环境品质衡量准则产生的第一阶段。
此外,从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1973年召开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于1979年9月出台,我国先后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放射防护规定》等。这是我国空气环境标准工作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可以认为是我国空气环境品质衡量准则产生的第二阶段或起步阶段。
此后,我国又先后颁布了大气单项环境保护法规,逐步开展起全国性的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1981年国家环保总局成立,1983年发布了《环境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底,我国先后制订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标准已达204项。其中12项为环境品质衡量准则,46项为排放标准(含行业排放标准),146项为环境基础标准和技术方法标准。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福建、辽宁、黑龙江、重庆、包头等多省、市和地区也相继制订了地方环境标准。至此,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这一时期可以认为是我国空气环境品质衡量准则产生的第三阶段或发展阶段。
2004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阐明了“超标即违法“的思想,使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1996年1月18日我国颁布了《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GB3095——1996),该标准于1996年、2000年根据国内外形势做了两次修改。2003年3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品质衡量准则》。
2012年2月,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式颁布《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GB3095——2012)。该标准对GB3095——1996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主要内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调整了环境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并入二类区,拆了对人的保护范围;二是增设了PM2.5浓度限制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制,收紧了PM10、二氧化碳、铅和苯并芘等的浓度限值,与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正式接轨;三是调整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如明白准确地提出所有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能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到目前为止,我国空气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基础框架已形成,地方空气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开始起步。现阶段的空气环保标准要体现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思想。要通过环保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加大淘汰力度;要不断探讨环保标准如何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结合,并引领社会、科学与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