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相互溶解的机制十分复杂,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才能探明不同物质是否能相互溶解。科学家通过对大量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相似相溶”的规律。究竟什么是“相似相溶”?
要理解“相似相溶”,首先要搞清楚分子的极性问题。分子的极性与分子内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分子中或晶体里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被称为化学键。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其中,与分子极性有关的是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水分子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又如氢气分子,由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生成。
虽然都是通过共价键结合,水分子和氢气分子内的共价键却有很大的区别。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是元素化学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当电子偏向分子中电负性更强的原子时,共价键就会出现极性。就像两个不同体重的人一起玩跷跷板,跷跷板总会向体重更大的一方倾斜。氢分子的共价键的两端是同种元素原子,两个氢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相同,因此氢分子中的共价键没有极性。而水分子的共价键由不同元素原子形成,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氢原子,因此水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有极性的。
分子的极性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例如二氧化碳分子,其共价键是由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存在极性。但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的构型是对称的直线形,两边键的极性可以相互抵消。因此,虽然含有极性键,二氧化碳分子却是不折不扣的非极性分子。我们在判断某种分子是否有极性时,不仅要分析这种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极性,还应该要考虑这种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不是真的存在共价键极性抵消的情况。
分子之间有的作用力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有诱导力和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三种力都有。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很明显。极性溶质与极性溶剂之间有较强的取向力,因此能相互溶解;非极性溶质和非极性溶剂之间有较强的色散力,因此也可以相互溶解;非极性溶质分子与极性溶剂分子,极性溶质分子与非极性溶剂分子,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一般小于溶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因此不能相互溶解。
所以说,“相似相溶”是指非极性溶剂一般能溶解非极性溶质,极性溶剂一般能溶解极性溶质。同时在理解“相似相溶”原理时,我们也一定要明白,并非所有溶解过程都符合“相似相溶”原理。如俗名为氯仿的三氯甲烷和水都具有极性,但氯仿却不能溶于水。
本文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牟丹进行科学性把关。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