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主任的‘绣花功’真是练得炉火纯青啦!”近日,苏雪芳联合优化降本增效的事迹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茂名石化水务运行部化工作业区副主任苏雪芳在工作中紧盯能耗效益流失点想好招,出实招,从细节着眼坚持不懈开展攻坚创效,用“绣花功”管理水、电、风,让每一滴效益都“颗粒归仓”,实现循环水单位电耗创历史最好水平,负责参与的 13项攻坚项目累计创效超百万元。今年初,苏雪芳被评为2020年度公司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公司责任之星。
2020年,水务运行部上下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和公司发出的“百日攻坚创效”和“持续攻坚创效”活动号召,作为深耕循环水专业23年的专家,她深知在循环水场,风机是主要耗能设备,必须紧紧牵住这个耗能大户的“牛鼻子”,攻坚创效才能不断取得实效。
为了解决班组职工停运风机凭经验等指令,缺少科学有效指导方法的问题,从去年8月份开始,苏雪芳不顾病后虚弱的身体,白天冒着烈日穿梭在用水装置现场,走访了解上游各装置用水情况;晚上继续加班加点,逐个打电话沟通了解用水装置所处位置与水场供水总管位置的关系,用近1个月时间基本摸清了7套循环水场48台风机3年的开、停与循环水场供水温度的变化、停运不同的风机后对用水装置的水温影响速度等关系。她结合30000多个数据来进行总结分析,最终科学制订出循环水场《风机停运操作指导表》。指导表制定出来后,班组职工只需要对照指导表就能做到按需操作,及时作出调整,常态优化。按表精细操作在作业区全面推广后,仅1个月就实现同比多停风机5台,一举创效37万元。
苏雪芳心思缜密,善于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当她看到班组员工对循环水处理药剂投加量凭经验估算不够精准的情况,立即对照分析数据与生产运行实际,设定最佳目标控制值,制定出药剂投加核算办法和详细对照表,培训操作人员按表计算,规范投加、精准投加,实现年节约药剂费用约130万元。
“只有把装置当做自己的家,用心管理,精心管理,才能堵住效益流失点。”苏雪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近日,化工分部高密度装置提负荷生产。按照以往操作,作业区需要将五循一台小泵切换成大泵运行,以此来提高供水压力和增加循环水量,确保用水装置的正常运行。在其他用水单位均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将一台功率为355千瓦时的循环水泵切换成功率为1250千瓦时的大泵运行,每小时就增加了895千瓦电耗。
“如何才能做到既不增加能耗,又能满足生产装置用水需求呢?”苏雪芳接到配合开泵运行指令后,便开始寻求节能好办法。她反复测算后提出采用适当开大在运泵出口手动阀,关小上塔阀开度提高供水压力的方法,避免运行大泵浪费能耗。
经调度同意后,她组织操作人员实施。但是经过提量操作后,供水压力和流量仍有少量欠缺,不足以满足装置用水需求。苏雪芳继续开拓优化思维,寻求其他优化措施。她耐心地逐个打电话给用水单位工艺员,仔细地了解各生产装置的负荷和用水情况。经过她反复协调,最终与化工分部联合优化,在确保装置安全用水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2号高压装置的循环水用量,圆满解决了五循不切换大泵也满足高密度装置提负荷的难题,实现每天节约电费1.07万元。
有一次,苏雪芳在二循检查装置防风措施时,看见在运的冷却塔T-201G与T-201F之间不停有水滴飘洒在地面上并形成积水,她就寻思道:“这飘飘洒洒的水就是效益流失啊!”
于是她一边走,一边思索堵住效益流失的妙招。当她迎着风绕着二循8间冷却塔走了几圈后,发现T-201G是吊装塔结构,位于水场的最东面,四面进风,水随风飘洒至塔池外,风量越大,循环水损失量越多。而停运的T-201H塔位于水场北面,横梁塔结构,两面进风,刚好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风吹造成水量损失。
化工四循A主要为裂解等重点装置提供循环水。由于四循A的夏季供水水温较高等明显问题,制约了装置的提负荷生产和稳定运行。
针对以上问题,苏雪芳率领团队开展夏季循环水供水温度高攻关,深入分析冷却塔结构及技术,创新提出改造思路。他们每天监测分析,查找与冷却效果好的美国马利塔的差距,制定填料、收水器、出水喷头等改造方案,并多方争取资金实施。
改造后,四循A冷却塔的冷却效果提高了18%,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下供水温度同比降低了1.68摄氏度,为裂解装置高负荷生产提供了保障。2020年助推该装置创效728.60万元。
为了让每一滴循环水都发挥最大价值,苏雪芳又运用“绣花功”,聚焦工艺流程优化,精细管理操作,发动全员参与挖潜创效。她组织优化循环水管网供水,通过一循与三循的循环水供、回水管线跨线流程,将芳烃装置的循环水从一循切换至三循供水,解决了芳烃装置高点水冷器流量小及流速慢的瓶颈。她实施管线改造,从源头对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分类排放,将3套采用新鲜水补水的循环水排污水做处理后作为绿化喷淋水回用,减少了外排量28吨/小时 。